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

政績和選民的常態觀

(稍早已經奇摩部落發表了)電玩中途休息~這裡也順便鋪上。
前天新聞片段看見林義傑的跨北極挑戰之旅,意外發現影片片段中遊戲橘子的劉總裁也跟去北極?!(執行長~公司遊戲還需要您啊!)那邊超冷啊~看他一臉大鬍子(保暖啊)

總之,人就是這樣表面取像居多也(意味著基本現實觀那套心理)政治也是如此。

平時我對政治議題是採取一般性看法瀏覽過去,或許是大選結果差距甚多,最近也比較勤於看這類議題部落網站文章。我想說的感想....跟上面文段開頭的感想有些接近。



記得我有位朋友是屬性民進黨;但是他偏偏支持璩美鳳!為了投她一票還把戶籍遷移到台北市(=w=)這和所謂的五字頭年次,彼此年紀接近也無關了。
而是選民有不同傾向的心理。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大選,原本我就很想投給阿港伯一票,但---後來我反而投給陳履安先生。記得那時候一些公司員工和朋友也十分訝異(啥?你那A變成投給陳履安?)但有位朋友卻笑笑的說,他原本也想投給陳履安~可是後來看情況可能不是那樣好勝選(變成那天他完全沒有去投票?)怎麼支持者,反而不投票??

早期他還是典型支持趙少康的選民---幾年後改變成挺扁。(這些過程是很大的差距!)因為趙少康就是市長選舉敗給陳水扁總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但是為何如此變化?這些標準便是人民百姓選民的基本盤(因此新聞議題,政治評論節目類似摳硬~這些都不算很準)所謂的這句民間俗語:各玩各的鳥。偶勒差差哩A~

節目和新聞媒體上,當職的立法委員或是學者和一些名嘴代表們,以及想要參選的縣市長候選人(任職的環境不同,延伸理念看法分野自然不同)如此印證,多數百姓也是如此的!老百姓人民們並沒有任職在這個環境圈內。
大約只是看看感想~不可能很投入到很深和多勇~=v=

當然例外的這些~阿伯阿桑阿婆們~60-70多歲數了(兒孫都長大了~閑著也是閑著到公園聚集,或是活動中心打哈啦,挺誰就會挺到底)(多數百姓還是要重視千元大鈔,上下班工作才有錢,才有民生消費生機持續動力!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看見新聞片段陳菊說了:政績不代表選票....沒錯!歸叢好好!(台語)
以百姓多數心理想法是如此的(好比如蘇貞昌在台北縣任職縣長,確實做了很多事務規劃推動,補助福利和一些建設都很明顯!)
可是!記得我以前公司某人,他家就是受惠過這樣的福利~~還是投票給馬蕭配!為啥米?台語:公咖里嘛~嘴秋喝怕角!
我家也受惠過,因為妹妹很容易生病住院,有次又去加護病房,後來轉到一般普通病房發現給家屬休息的摺疊床變多了(以前哪有這些~?)醫療補助福利或是一些公共建設都有---這便是政績(但是百姓會想成這本來就是愛做A代誌~~如此多數都是這樣觀念。)

中南部可能比較卡屋人情味,起摸吉海派啦,感受A拍謝啦~摸米郎就安妮做啊,啊這票愛投乎伊...。但,北縣輸了將近50萬票~~如果今日哇西蘇貞昌,衝衝衝A心情也是...不能多好啦~3_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選民的常態觀這個界面空間和思想感覺(請不要和新聞議題,政治評論節目去混在一起)混在一起多了反而失去選票!和一些度爛票產生。多數上班族中午都在自助餐吃飯,一定會抬個頭看到電視每日543~ABC~狗咬豬~哩哩摳摳歸碗~順便吃飯配湯下企。
(但是並不會去很鮮明的投入感覺對的?或是錯的?)
所以你們口語中的名詞=中間選民正是如此!

再說白話一點(中間選民超過60%)不是你們民調抽樣比例多少,或是主持人和幾位專家學者說法的~25-35%啥米沒表態啦?大約估計看好度?相差多少百分點??

用台語這句來結尾:~~懶趴聽林A在那賣叭噗啦~~
因為我要和網友進入電玩戰場了(失陪囉,網誌簡單如此發表)=w=

沒有留言: